推薦小說:
海賊從拒絕紅髮邀請開始
長安之上
特種兵之開局震驚唐心怡
我的五個絕色姐姐
我要與超人約架
1627崛起南海
神話版三國
極品太子爺
開艘航母去抗日
秦時小說家
超級兵王
馭房有術
龍王傳說
重生之最強人生
完美世界
凌天戰尊
九陽帝尊
雪鷹領主
聖墟
特種奶爸俏老婆
回到地球當神棍
全職法師

楔子

(快捷鍵 ←) 最新章節 (快捷鍵 →)手機閱讀

    詩曰:

    自古文人多庸碌,

    朝朝暮暮思名祿。

    蹉跎青絲變白雪,

    撞破南牆終不悔。

    又詩曰:

    混沌生天地,造化出才俊。

    生來無一物,歸去亦為塵。

    庸者竹籃水,賢傑仙雲境。

    欲尋他山石,先往重生地。

    尋尋復尋尋,覓東又覓西。

    千錘繼百鍊,險象復絕境。

    踏盡千山雪,歷經魔道劫。

    元神歸一處,跨鳳凌霄去。

    列位看官,開篇放這兩首打油詩,看似不相關,其實有話要說,且聽我慢慢道來。

    這第一首詩,說的是自古大多數文人書生,多為功名利祿忙忙碌碌。所謀的無非身登廟堂,高官厚祿;所圖的無非雕樑畫棟,錦衣玉食;所望的無非妻妾成群,子孫繁茂;就連夜裏睡覺做的夢,也都是金榜題名,春風得意,恨不得坐上高頭大馬,前呼後擁,一日看盡似錦繁花。

    當然,這說的只是一部分人,也有那心懷報國匡正的讀書人,但畢竟還是少數。這些人,縱然滿腹詩書學識,一身正氣,想要報效國家,也不得不加入到那千軍萬馬的科舉大軍中去,使盡渾身解數,方能爬到那鰲頭附近,施展才華。

    話雖如此,科舉也不是這麼容易的,光有學識還不夠。君不見京城放榜之日,乘興而去,得意而歸的多是那些高官富家的子弟;至於那些出身寒門的書生,縱使文章寫得再好,其中許多人也免不了被那些暗中得了好處的考官一筆刷下去。還以為是自己學問不濟,只得垂頭喪氣,背着書笈黯然回鄉,準備來年再考,自古科舉之黑暗,可見一斑。當然,話也不能說得太絕對,科舉相對來說還是公平的。也有那平民出身,熬到頭上都快飛雪的時候,最後終於考上的。比如說唐朝的詩人孟郊,兩士皆不第,直到四十六歲時才中了進士,得知中榜後,特地作了首《登科後》,表達心中的喜悅之情:

    「昔日齷齪不足夸,

    今朝放蕩思無涯。

    春風得意馬蹄疾,

    一日看盡長安花。」

    可見其考取之後的得意之情。但是仔細算算,世上又有幾個像孟郊一樣的人呢?有多少人不是熬到白髮蒼蒼,到頭來還是一場空?縱然天可憐見,有幾個得了功名,也都差不多到了遲暮之年,仔細算下來,其實也做不了幾年官。且功名之路又並非考取了那麼簡單,如果朝中無人,不善經營,即使當上了官,那為官的日子也是過得緊巴巴、提心弔膽的,一不小心得罪了有權勢的人,還會因此丟掉烏紗帽;有些混得差的,過的日子反倒較平民百姓都不如,可見這是條難走的路。

    理雖如此,但心執此念的人還是數不勝數,歸根究底,還是功名心在作怪。那些想要通過考取功名出人頭地的人,所念的書,所寫的文章,所說的話,所做的事,無不是為了心中的那頂官帽子。以為一旦有機會戴上了,從此就能飛黃騰達,衣食無憂,想來也是有些可笑。無怪乎有那看破功名利祿的人,在一邊冷眼看着,嘲笑這些書生的迂腐頑固:

    「自古書生多無用,只念之乎者也。

    書海浩瀚嚼幾本,便道才高八斗。

    十年寒窗宅中坐,全為科舉蹉跎。

    稼穡經濟全不知,莫談三通四史。

    僥倖圓得黃粱夢,立變貪官嘴臉。

    功名本為身外物,奈何無人醒悟。

    嗚呼,嗚呼,真箇是女媧看了也糊塗!」

    去考科舉的人,不論懷着何種目的,都必須要走十年寒窗之路,只不過這條路不是想走就能走得通的。十年寒窗下來,能真正學成的人已經不多;能考上的,只佔一小部分;考進去了,能爬上高位的,那更是寥寥可數。世上的道路有千萬條,此路不通走他路,奈何許多酸腐文人的眼睛裏獨獨只能看見一條路:官路。似乎除了當官,就不能做其他事,做其他事情只會侮辱了肚子裏的學問一樣。本來這也無可厚非,正所謂人各有志,並無高低貴賤之分。奈何官路彎彎,險峻異常,比那蜀道都不知要難上多少倍。無數讀書人都爭先恐後地往這條道上擠,最後青絲熬成了白髮,玉面變作了枯容,仍然不知功名利祿實屬虛幻,到頭來一生碌碌無為,一事無成,就像那竹籃打水,最後還是一場空,落得個虛度光陰,鬱悶而終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這第二首詩,原是一幅殘畫上的題畫詩,其中來歷,說來也是奇妙。

    傳說那幅殘畫藏於ah亳州城父縣幾里外的一個叫「玄妙觀」的無名小道觀中。北宋年間,被有緣人看見,因覺得詩畫皆奇,又沒有故弄玄虛之意,就問觀里的道長其中的緣故,道長遂說出了那幅殘畫的來歷。

    原來玄妙觀的上一任道長,是個半路修道之人,喚作「無心道人」,他年輕時叫付大貴,曾是唐末農民起義軍中的一個無名小卒,跟隨黃巢起義。

    話說唐朝末年,天下****,戰火連綿,百姓流離失所,哀鴻遍野。廣明元年,黃巢率領起義大軍入主長安,在含元殿中稱帝,國號「大齊」。

    這黃巢當年也是個不第秀才,曾到長安參加科舉考試,無奈落第了。不過與一般書生不同,別人是熬到老都還要考,黃巢是科場失利後便看清了當時的現實:奸臣當道,皇帝昏庸,政治黑暗,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,即便心懷報國之志,滿腹詩書,考上功名,也不能挽狂瀾於既倒,救生民於泥淖。還不如投筆從戎,去開創一片新的天地。想到這些,黃巢一時間豪情倍增,作了一首《不第後賦菊》,那詩可謂氣勢磅礴,野心勃勃,也正是後來他入主長安時的寫照:


    「待到秋來九月八,

    我花開後百花殺。

    沖天香陣透長安,

    滿城盡帶黃金甲。」

    果然,沒過多久,他便憑着非凡的才能,做了起義軍的領袖,後來又率領千萬起義大軍,殺進了長安城。最後雖然不得善終,也算得上是一代梟雄,這是幾句多餘的話。

    話說黃巢率大軍殺進長安城之後,長安城裏一片混亂。由於手底下的士兵大多是農民出身,加上仇恨當官的,昔日飽受壓迫,如今翻了身,難免會為了發泄胸中怒氣而作亂。很多士兵是見人就殺,燒殺搶掠無所不作。

    一日,有個家僕從一處府中跑出來,身上攜着一幅畫想要逃出城,正好被街上的士兵們擒住,奪了那幅畫,展開一看,只見那幅畫十分奇怪:上面畫着一個書生模樣的人,端坐在一隻巨大的鳳凰之上,右手握着一卷書,偏着腦袋看着底下。下面站着十來個人,都仰着頭,心懷敬慕地看着那個書生坐着鳳凰,騰雲駕霧,望着茫茫青天飛去。畫上還題了一首詩,就是開篇的第二首,不過並無落款,不題何人所作。

    那幅畫無論是畫還是字都不甚精細,詩也是打油詩,看樣子是出自普通人之手,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。只是畫和詩的內容有些奇怪,不知是什麼意思。那些士兵大多都是農民出身,胸中文墨不多,大字不識幾個,更別說能看懂畫和詩的意思了。也有認得幾個字的,磕磕巴巴地念了那首詩,嗤笑其無非是道家修道之類的騙人把戲而已,一文不值。於是便把那個家僕殺了,隨手將那幅畫丟到路邊的火堆旁邊,一幫人揚長而去。

    付大貴當時恰好就站在他們中間,把那幅畫清清楚楚的看在眼裏。與其他人不同,他少年時曾跟隨一個遊方道士學過一陣子修道,略知道些修行的事情,所以看到那幅畫的時候,就大概猜到是有關修道的了。眾人說話的到時候他並不作聲,而是在一邊靜靜地看着,等到大家都走遠的時候,他故意慢下來,急忙跑回去,從火堆里把那幅畫搶了出來,奈何火勢太大,畫已被燒掉大半,只剩下那個坐在鳳凰上的人像和上面的題畫詩。付大貴把畫秘密藏在身上,帶了回去,周圍無人的時候就拿出來看。他原本以為這畫上藏着什麼修道的秘密,但翻來覆去看了許久,也看不出其中有什麼玄機,只好把畫收起來,藏在身邊,打算日後再細細研究。

    四年後,黃巢兵敗狼虎谷,手底下的軍隊也跟着潰敗,士兵們四處奔逃。付大貴見大勢已去,也趕緊逃跑了。他身上本來就沒什麼貴重之物,只帶着那幅殘畫和在長安城裏搜刮來的一點金銀細軟,慌不擇路地往南方逃去。一路上夜住曉行,飢餐渴飲,裝作逃荒的百姓,輾轉逃到了ah境內,也許是機緣巧合,最後在亳州停下來。

    有緣人聽到這裏,不免覺得奇怪,問道:「那時無心道人既已逃到安穩之地,為何不好好過日子,反倒當起了道士?」

    道長看着那幅殘畫,良久,才道:「大概是機緣使然。」

    原來,付大貴逃到亳州之後,本想老老實實過日子,無奈盤纏早已花光,身無分文,又是在異鄉,難以立足安身。一日,偶然間走到玄妙觀前,因腹中十分飢餓,就進去乞食。觀里的道人心腸很好,給了他一些吃的,問他來歷,他不敢說自己參加了起義,就扯謊說是從北方逃難來的農民。道人們見他孤苦無依怪可憐的,看起來也老實,觀里又正好缺一個火工道人,就收留了他,教他做些砍柴挑水,打掃庭院,生火造飯之類的粗活,付大貴從此就在道觀中留下來,住在道觀後面的一間雜物間裏。

    付大貴每日幹完活,回到雜物間,百無聊賴,便拿出那幅殘畫來看。他識得幾個字,只是尚且不知詩里說的是什麼意思。再看那個坐在鳳凰上的人的時候,付大貴不覺嚇了一跳:當初看畫的時候,畫上的人本來是偏着腦袋看着底下的,現在卻變成端端正正地盯着前方看了,就如同是在盯着他看一樣。他反覆思量:「我記得當時畫上的人明明是朝下面看的,現在怎麼變了?不管我從那邊看,他都像是在盯着我看,莫非這畫上的人是個得道成仙之人?」付大貴越想越覺得惶恐,生怕得罪了畫上的人,於是趕緊把畫掛起來,對其虔心頂禮膜拜。

    也是奇怪,付大貴每日看畫,不管站在哪個方位,都覺得畫上的人是在盯着他看,目光炯炯有神,好像是在審問他:「你可知你罪孽深重?」他不禁想起之前跟着眾人殺了不少無辜之人,作了不少惡,越想越覺得罪孽深重。每日看畫,便覺得心有不安,於是摒棄雜念,誠心懺悔。

    付大貴每日思過,在房中對着殘畫打坐,只覺得畫上之人就是自己的師父,時時刻刻都在監督着,更不敢有半分懈怠,不敢有半點雜念。時間長了,就覺得對畫打坐頗有效果,不但心靜下來了,還悟透了不少修道方面道理。

    後來,付大貴每日對殘畫打坐之事被觀里的其他道士知道了,就把他叫去詢問,他不敢有所隱瞞,就把當初自己是如何跟着作亂,如何得到這幅畫,後來又是如何通過看畫而悟出了一些道理,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道人們。道人們並沒有責備他,反倒是被他的誠實打動了,同時也對他所說的那幅殘畫頗感興趣,就問他都悟出了些什麼道理,他就把心得都說了出來,且說得十分精要在理,道人們都覺得十分驚訝,於是便接納他做了一個道士,在觀中修行,道號「無心」。

    一日,一個四處雲遊、名叫「青雲子」的老道士來到玄妙觀中。眾人剛接着他,他便道:「貧道得知觀中有一幅殘畫,求得一觀。」

    無心和其他道人聽了都頗為驚訝,問他:「道長從何處得知小觀中有一幅殘畫?」

    青雲子道:「實不相瞞,那幅畫正是貧道所作,後來贈與一個朋友,因受戰火牽連,不想流落至此。畫有靈性,我自然知道在這裏,今日正好從此經過,便過來看看。」

    眾人聽了更覺驚訝,一個個都說不出話來。青雲子見他們似乎還有疑慮,便說出了畫上的內容,還把那首題畫詩念了出來,無心聽完大驚道:「那幅畫原來是真人所作,失敬失敬!」眾人見他說得句句屬實,一時間都對他肅然起敬,趕緊把殘畫拿出來給他看。

    青雲子見了那幅畫,對畫上的人叫了聲「師父」,立馬跪下,對着畫行了禮。

    道人們還搞不明白那幅畫究竟是何來歷,上面又有什麼玄機,青雲子行完禮,就把畫上的人是誰,中間經歷了什麼事情,簡單對道人們說了。後來,道人們都聽得入迷,但那畫上之人經歷的事情多不勝數,青雲子一時半會兒也說不完。無心同其他道人就請求青雲子暫住觀中,與他們說說畫上之人的故事,權當傳道解惑。

    青雲子道:「也罷,這幅畫既然傳到你們觀里,想必也是機緣。我且先住在這裏,把師父的經歷全都告訴你們後再走。」眾道人聽了對他感激不盡。

    青雲子這麼一講,足足講了半個多月,方才把他師父的故事講完。道人們都聽得十分入迷,似有所悟,對畫上之人更是敬若祖師。

    聽到後面,有人問青雲子:「敢問道長,這位真人的塵名和道號如何稱呼?我等眾人都對真人仰慕不已。」

    青雲子撫須笑道:「錯矣錯矣!我師父並非道教中人,並沒有什麼道號,他只是一介書生,只有一個名字,姓柳名毅。」

    「柳毅?」無心不禁納悶道,「道長是說真人得道前後都是一個名字?總該有個道號才好。」

    青雲子道:「師父不拘泥俗塵之事,最後得道升天,也是機緣,所以道號之類並不重要。」

    又有人問:「說了這麼多,我們都以為真人是道教的,現在道長又說不是。那麼真人最後得道飛仙,也合乎道教修煉成仙的結果,這又如何解釋?」

    青雲子道:「修真煉性雖然是道教的法旨,但真正的得道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方法。所謂得道,並不只有道家修真一條路,只要心中有道,虔心修煉,即便不在道觀之中,不是道教中人,最後也能有所收穫。我師父又是個瀟灑隨性之人,從來沒有想過要修道,只是機緣巧合,最後飛升而去。你們不見他在畫上並非道士打扮,而是一副書生模樣嗎?」

    眾道人都點頭稱是,青雲子道:「正是如此,正所謂『道可道,非恆道;名可名,非恆名』,很多看似正統的規矩和方法,往往無法到達真正的道的境界;真的道,還是要不拘泥於形式,自己去悟,悟透了,便得了道,師父正是如此。」

    道人們聽了,似乎都有所領悟,對畫上名叫柳毅的人更是倍加尊崇。

    沒過幾日,青雲子便要告辭,道人們苦留不住,只得送他出觀。

    青雲子道:「畫我已看了,師父的經歷也告訴你們了,至於你們能否有所領悟,還要看你們自己的造化。這幅畫就留在你們觀中吧,貧道去也。」說罷,化道青煙飛升而去。

    道人們見了,都驚得跪在地上,對着空中不住地跪拜。從此,那幅畫就成了玄妙觀中的鎮觀之寶,道人們每日都對其虔心敬拜,然後苦心修道。後來,無心因為悟道最深,被推舉做了觀里的道長,活了一百歲,最後閉眼坐化而去。

    有緣人聽完這段故事,覺得十分奇特,回去之後便將之記下,傳於後世,後來幾經增補,由本人匯集諸版本,統一修訂,於是便有了現在的這本《柳毅》。至於其中真假,無從考證,權當一段傳奇故事來看也未嘗不可。正所謂大千世界,無奇不有,很多事都是虛虛實實,亦真亦幻,若非要求個真假,那是迂腐之人所為。倒不如在閒暇之時隨便翻翻,瞧瞧熱鬧,如有所悟,當然是極好的事。

    這個叫柳毅的書生,也曾參加科舉,也是他命中注定,虧得落了榜,才引出後來的一串傳奇事跡來。從原來的一介文雅書生,到後來淡泊名利,無意中走上了漫漫修真之路,最後得道飛仙而去,說起來也是一個奇人。

    這樣的奇人奇事若不留下來,也是遺憾。所以現在將它說出來,只為做個茶餘飯後的消遣,博列位看官一笑,如此而已。



楔子  
相關:  這個男孩來自對面    獨步成仙  妙手回春  武神主宰  詭三國  
武夫平生未知寒武夫
大荒劍帝食堂包子大荒劍帝
小說更新:
東晉北府一丘八
寒門崛起
慶餘年
滅世武修
我的第三帝國
靖安侯
不滅武尊
三國之召喚猛將
德意志崛起之路
龍起南洋
奮鬥在紅樓
搜"柳毅"
360搜"柳毅"